Page 433 - 唯識藏_18
P. 433
此;如聲聞依戒學引攝依心學,菩薩第五位亦如此;如聲聞已得依慧學位,菩薩第六 薩第三位亦如此;如聲聞已得不壞信,住聖所愛戒位,為滅上地惑,菩薩第四位亦如 此;如聲聞修正定位加行,謂苦法忍等,菩薩第二位亦如此;如聲聞已入正定位,菩 地至四地為第二人,五地至六地為第三人,七地為第四人,八地至十地為第五人。 二位,從第八地至第十地為第三位;亦得製立為五人,從方便至初地為第一人,從二 一種子為第四人,阿那含為第五人。菩薩位亦爾,初地為第一位,從二地至七地為第 位差別,故成五人。從初方便至須陀洹為第一人,家家為第二人,斯陀含為第三人, 。於九地、十地無相行無功用未成滿,第三阿僧祇劫此無相無功用乃成。 淨意行、有相行、無相行三人,第二阿僧
復次,由等聲聞位地,應知菩薩十二地次第亦如此。如聲聞性地,菩薩初位亦如 譬如須陀洹、斯陀含、阿那含三位,製立為五人。若三位,云何製立為五人?由 若人入八地,有無相行,無功用未成就;若八地圓滿,於八地無相行無功用已成
攝大乘論釋卷第十一
4
2
2
3
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