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51 - 唯識藏_18
P. 451
菩薩所行亦復如是。於菩薩道無非福德,故離染濁過失,因此生長無量福德,故能疾 現在世受少輕苦,於未來世久受大樂。」譬如良醫治有病者,先加輕苦,後除重疾, 知此事已,作如是念:「若我行此殺業,必墮地獄。願我為彼受此苦報,當令彼人於 作此惡。又知此人捨命必生善道,若不捨命,決行此業,墮劇難處,長時受苦。菩薩 應作無間等惡業,菩薩了知其心,無別方便可令離此惡行,唯有斷命為方便,能使不 量福德,速得無上菩提勝果。 數功德;三、利益廣大,謂利益凡夫及三乘,乃至窮生死後際。 僧祇,修行十度、十地等為因;二、所得廣大,謂一切智、一切種智所攝如來恒伽沙
釋曰:如菩薩能行如所堪行方便勝智,今顯此二義。若菩薩能知如此事,有人必 論曰:甚深差別者,若菩薩由如此方便勝智,行煞生等十事,無染濁過失,生無 此四種廣大戒並是無上菩提依止,但菩薩能修,二乘悉無此事,故稱差別。
攝大乘論釋卷第十一
4
4
4
1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