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1 - 唯識藏_18
P. 51
利故。諸聲聞人惑障,由苦等智麤淺觀行可得除滅。 。復次,菩薩有微細境界藏,此識難解,故屬微細境界藏攝。 此識亦是境界,若求佛果人,必須通達此識。此識是應知等九義所依藏故,故名所攝 質多。 長。種子者,謂功能差別因。所滋長者,謂變異為三界。由此義故,佛說第一識亦名
釋曰:何故於聲聞乘不說微細境界?聲聞人不作正勤求知如來境界,修行唯為自 論曰:何以故?聲聞人無有勝位為得一切智智, 釋曰:問,各問名體。答,通答兩問。此識於所知中最微細,以非二乘所緣故。 論曰:云何於聲聞乘不說此心相及說阿梨耶、阿陀那名?微細境界所攝故。
攝大乘論釋卷第一
① 「三」,底本作「二」,今依據麗本真諦譯《攝大乘論》卷上改作「三」。
4
1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