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625 - 唯識藏_18
P. 625
爾,故應身不成法身。 受、捨受等,有識、無識等,種種不同,皆悉得成。此經顯應身自性不定,法身則不 為證應身隨眾生欲樂,現相不同。何以故?有諸眾生於應身欲見黃色、青色等,及樂 現不同。如此應身自性不定,以多種類故,法身不爾,是故應身不成法身。復有別經 別顯現故,應身不成法身。 身。若以應身即是法身,則不能集化菩薩;若法身即是應身,則諸佛非常住。由此差 ,般若即是應身。日夜六時觀眾生根性,往彼為作利益事,是大悲功用,大悲即是應 何以故?大通慧能集菩薩眾,大通慧即是應身。能說正法,立義釋疑,此是般若功用
釋曰:彼為無量菩薩,欲樂觀如來眾德,但依應身觀,隨其欲樂,所見眾德,顯 論曰:三、隨彼欲樂見顯現自性不同故; 釋曰:應身有差別,由佛弟子大集輪差別故。應身能集菩薩弟子眾,法身不爾。 論曰:二、由無量大集處差別顯現故;
攝大乘論釋卷第十五
6
1
1
5
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