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65 - 唯識藏_22
P. 165
悅心踊,心適心調,安適受受所攝。樂者,謂已轉依者,依阿賴耶識,能攝受所依, 對治,斷所治障所得轉依。生者,謂從此所生故。喜者,謂已轉依者,依於轉識,心 後報業,定墮鬼中。 ,輪王化息,還死歸天。餘三王雖皆輪應,銀、銅、鐵別,亦無餘寶。 非天脅中善住龍王五百子之一子,馬寶亦是天帝龍馬,女及兵、臣亦皆天帝之臣妾也 雜受處,無異熟樂,名純苦故。」 有等流樂者,《唯識》第五會云:「應知彼依隨轉理說,隨薩婆多等說。或彼通說餘 〉即言一分傍生亦名純苦者,傍生雖實爾,無別相可標,略而不說。世親《攝論》說 種餓鬼亦爾」者,次上各說由外鄣得飲食等。〈決擇〉此中無樂,唯言三鬼。〈決擇
次辨色界樂。「初靜慮,受離生喜樂」者,《顯揚》第二云:「離者,謂由修習 「復次,於色界中」至「寂靜解脫之樂」。 「北州決定勝進」者,彼州定有生天後報業,無我觀前修十善業故。有處說彼有 七寶中,輪、珠非情,餘五是情。輪、珠二寶,天帝所有,下應輪王。象寶即前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
五
1
5
5
1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