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3 - 唯識藏_24
P. 33

」,即三聚戒得涅槃相。第五、「增上心異熟戒」,即前三聚得上二界果。第六、「  戒也。三、「防護戒」,即總護前二,以為第三。後四是果。第四、「大士相異熟戒  辨莊嚴之事,謂言別指小乘經中聲聞地說  體;四、方便相應戒,即四攝事,利他戒也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止息戒」等七者,景云:初、是律儀戒。二、「轉作戒」,即攝善、攝生二聚  一切種戒中,「尸羅莊嚴如〈聲聞地〉」者,舊人等知十七中自有〈聲聞地〉所  「云何菩薩一切種」至「有情異熟戒」。  善士戒五種,如文。  「云何菩薩善士」至「如法悔除」。
              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四十二
                   ② 「說」,底本作「訖」,今依據磧砂本改作「說」。  ① 底本無「結前生後。如是略宣說者」,今依據磧砂本補上。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② 。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9
   28   29   30   31   32   33   34   35   36   37   3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