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「其心勇悍」,是下「擐甲」;「堪能攝受善法」,是下「攝善」。 法」者,即是下「攝善法」;「利益安樂一切有情」者,即是下「饒益有情」。今判 科文準前解。
「云何菩薩一切」至「難作之心」。 一切精進中,初開章,後別釋。 自性中,測云:言「其心勇悍,堪能」者,即是下「擐甲精進」;「攝受無量善 「云何菩薩精進波羅蜜」至「所行精進自性」。 「精進品」,策勵勤修,名精進,即用善位勤數為體。此中廣明,故名精進品。 本地分中菩薩地初持瑜伽處精進品第十二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四十三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四十三
1
2
2
7
7
7
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