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41 - 唯識藏_25
P. 141
取眷屬、見取隨法也。此緣戒禁生。 亦可亦內戒名戒,外道戒是禁。基云:此謂依見取故,受持戒禁,戒禁隨彼見取、見 體,是戒取境。此文即說見、戒二取行解不別,但境有異。泰云:性名戒,遮名禁; 下,辨其行解。外道妄執,從見取生身業、語業,隨順見取、見取眷屬,並是戒禁之 取依見取生,由先執見為解脫因,復後執戒為能得。「若戒禁等,於戒取境妄計」已 如〈本地分〉說。 因果實事。各據一義,所以不同。
「戒禁取者,謂所受持隨順見取、見取眷屬、見取隨法」者,景云:此文即說戒 「戒禁取者」至「是名戒禁取」。 見取,可知。 「見取者,於六十」至「是名見取」。 六十二見,三見所攝,於此處文謂常見三十,斷見有七,邪見十五。廣釋諸見,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六十五
2
0
0
0
0
3
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