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46 - 唯識藏_25
P. 146
九品亦盡,然第九品中有餘類未盡,即我見是,故世間道不能伏,以第九品中微細故。 生唯伏欲六品。今解:此亦九品,隨與何煩惱俱起增上者說故。或第九品類,異生伏 斷,唯伏惑得預流,不斷五品以下惑,以不障果證故。 有十八品過。又那含不斷欲界我見等,即斷欲界九品不盡,以後三未斷故。此那含未 間道伏九品。 若世間道伏九品時,但伏前六品,以此後三不 如下九十四說。然此一唯無記性,如何成九品?欲界何品攝?三藏云:此為後三品。 不論我見、邊見及此俱慢愛。故此論云「有鄰近憍慢」之言,除與貪恚鄰近之慢也。 方斷。此卷下文云世間若伏修不伏見,修中伏若愛若恚及以鄰近憍慢及此相應無明。 惡趣。更有過去曾造後報業,雖闕三因,往惡趣,故云「除先所作」等。
答:不然。即亦那含隨離欲地斷,唯有第七俱生我見在;那含雖斷九品盡,即異 問:前六品如何分成九品?若一品為九品,即有五十四品過;若一品為三品,即 基云:「俱生身見唯無記,數現行故」等,如下九十四云世間不伏此,乃至金剛 言「具三緣,往惡趣」者,此據上品煩惱熏成種子,具三因緣,為生報業,當生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六十五
① 能伏故。然前六品亦有九品,故言世
2
0
0
0
0
8
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