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43 - 唯識藏_25
P. 143
貪等諸煩惱纏,但於苦等諸諦境中」等,名獨行攝。 上慢 ,故云「諸愛趣中轉故心舉」。「惑亂慢者,餘六」者,謂過慢、過過慢、我慢、增 慢,計有樂世,名「動」;於斷起慢,未來不續,名為「無動」。身在人天愛趣起慢 起慢;「非想非非想等」,即於 於後有處慢者」至「心遂高舉」者,「計我當有」,即於常起慢;「不有」,是於斷
無明中,「貪等相應,名相應無明」者,依此文判,末那無明即相應攝。「若無 「無明者,謂」至「名獨行無明」。 下二復次重解亂不亂慢。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六十五 ② 、邪慢、不如慢也。
② 底本無「憎上慢」,今依據麗本《大乘廣五薀論》補上。 等,即於」,今依據前後文意刪去。 ① 「於」字下,底本有「高舉者,計我當有,即於常起慢;不有,於斷起慢;非想非非想
① 非有想非無想見而生於慢,還是恃常起慢。於常起
2
0
0
0
0
5
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