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68 - 唯識藏_28
P. 168

何?由有愛故,味上靜慮雜染所染,貪味淨定輕安樂故;由有見故,見上靜慮雜染所  心,於諸染汙靜慮定門,令色、無色界一切有覆無記煩惱、隨煩惱生長不絕。所以者  ;後二通八地,依勝位八顯。  ,不說欲界聞思。四相分別中有二:初列後釋。然此四中,初二通八地,所能治相對  道位之所修,故名修道。然聞思修欲界上有,依所修習,折伏煩惱,唯定地,非對故  足,行相周廣,要唯修道。無學道中,多分已得,別有勝事,不說八為無學。又正修  ,說為世間;正證八智品唯在無漏,因以為稱,非不互通。然見道前非不得,品品具  出世間中八智品實通世間。然世間者,宗明有漏定,以八定體寬,能伏現行義增上故  清白故,建立故,清淨故。  處、無所有處、非想非非想處。如是靜慮、無色,由四種相,應

                     雜染者,謂四無記根:一、愛;二、見;三、慢;四、無明。由此四惑,染汙其  世間道中有二:初列世間八定;後依此八,以四種相分別。然此八定通出世,後  世間道者,謂世間初靜慮、第二靜慮、第三靜慮、第四靜慮、空無邊處、識無邊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卷第二十一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   163   164   165   166   167   168   169   170   171   172   17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