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42 - 唯識藏_29
P. 142

異實之物,實由有此,異於德等,故名為異。  法同有,故名為同。《俱舍論》云總同句義也。  處先離,近處今合之因,名屈。申業翻此。有質礙實先合後離之因,名行業。  。耳所取一依,名聲。  ,正智喜因,即出世間之因,正智正因也。能得生死不可愛身,苦邪智因,名為非法  䂎  液性。地等攝因,名潤。  策勵,此名勤勇,發動勢是也。墜墮之因,名為重性。地、水、火三流注之因,名為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擲等業所生勢用,名作因。行是勢用。《十句》多說作因名勢用,念因名行。
              和合體者,能令實等,不相離而相屬,此能詮緣因,名和合。  異句體者,常於實轉,是遮德等心、心所因,是表實性心、心所因,但於實轉,  同句體者,謂實、德、業體性非無能詮能緣之因,名同。此體即是舊大有性,諸  五業體者,若於上下虛空等處,極微等先合後離之因,名為取業。捨業翻此。遠  法有二種︰一、能轉,謂得可愛身因,即得生死勝身之因;二、能還,謂離染緣  行有二種︰一、念因;二、作因。現比智行所生數習差別,名念因,即智種子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成唯識論述記卷第一末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   137   138   139   140   141   142   143   144   145   146   14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