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31 - 唯識藏_33
P. 531
,名異熟生。若總若別,苦樂萬狀,皆第六識造業所牽感也。 業,此業雖謝,所熏種子至成熟位,能招六道別報。所招總報,名真異熟;所招別報 此業雖謝,所熏種子至成熟時,能招六道總報。由第六識與潤生惑相應,能造善惡滿 ,或時苦受,或時不苦不樂名為捨受,故五受恒轉易也。 欲界,或緣色界,或復緣無色界,故三界恒轉易也。或時喜受,或時樂受,或時憂受 或時不與善惡相連,但與遍行、別境等相連,則便為無記性:故三性恒轉易也。或緣
發起初心者,謂妙觀察智相應心品初發起時,在于菩薩初歡喜地也。蓋由資糧、 發起初心歡喜地,俱生猶自現纏眠, 謂身、語二業皆由此第六識方能動發。由第六識與發業惑相應,能造善惡引業, 動身發語獨為最,引滿能招業力牽。 言此第六識心或時與信等相連,則為善性;或時與根、隨煩惱相連,則為惡性; 性界受三恒轉易,根隨信等總相連,
八識規矩直解
5
1
1
9
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