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06 - 唯識藏_34
P. 206

真亦是安立,體即是俗,後三諦故。  第三俗諦、第二真攝。此中且略配諦相攝,巨細義門,皆應別說。  ,第四是愛別離苦,第五是略攝一切五取蘊苦。八苦、二集、兩道、一滅有差別故。  苦諦五中,初一攝四苦,謂生、老、死、怨憎會苦,第二即是求不得苦,第三是病苦  、正見諦;十、正見果諦。」初五有漏果,次二異熟因,次二出世道,後一無為滅。  變壞苦諦;五、麤重苦諦;六、業諦;七、煩惱諦;八、聽聞正法、如理作意諦;九  、後有常斷二種愛集、一道、二滅而分成故。此是四諦,即第三俗、第二真攝。  、無有愛諦;七、彼斷方便諦;八、有餘依涅槃諦;九、無餘依涅槃諦。」依苦四境  諦、菩薩四諦,第三俗諦、第二真攝,或第四俗、第三真攝,依詮顯旨,非安立故。

                 答:《顯揚論》說四種俗諦皆是安立,《瑜伽論》說第四勝義是非安立,故前三  問答分別者,問曰:雖說二諦四種不同,此中何者名為安立,何者名非安立?  頌曰:不虛真相苦,因諦及愛行,無常與逼切,增十諦各初。  「或說十諦:一、逼切苦諦;二、財位匱乏苦諦;三、界不平等苦諦;四、所愛  「或說九諦:一、無常諦;二、苦諦;三、空諦;四、無我諦;五、有愛諦;六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二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   201   202   203   204   205   206   207   208   209   210   2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