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09 - 唯識藏_34
P. 209
耳。 義高千葉,理光萬代,讚詠吟諷,何以暢其歡情。所恨徒響伯牙之琴,虛盡卞和之璧 略纂所聞,其間委細,後更諮審,所以編集,以為一章,庶後學徒,詳而易矣。可謂 故。 亦有真,無真亦無俗,故非遣依他而證圓成實,非無俗諦可得有真,真俗相依而建立 俗。故若有俗時,亦必有真,若有真時,亦必有俗,俗是真家俗,真是俗家真,有俗 待四真名俗;第二世俗,待三真名俗;第三世俗,待二真名俗;第四世俗,待一真名 二勝義,待二俗名勝;第三勝義,待三俗名勝;第四勝義,待四俗名勝。第一世俗, 不能自俗,待於四真,名為世俗,故後三俗,亦名為真。第一勝義,待一俗名勝;第 第四真;有真亦俗,謂前三真、俗後三諦;有非真俗,謂除前相。
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二 如是所說四種二諦,經論雖有,諸德雖傳,然諸後學未能疏演。基隨翻譯之次, 第四勝義,不能自勝,待於四俗,故名勝義,故前三真,亦名為俗。第一世俗,
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二
1
9
9
9
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