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80 - 唯識藏_附錄
P. 180

延續到中國的。  唯識系的對立,是以源自真諦的攝論宗,和奉玄奘為祖師的法相宗的對立,這種形式  想(嚴格地說,也可稱為安慧式的思想吧)對他的影響。可以說,無相唯識系和有相  的一點。  主張識有)對立。此外,在安慧的思想中,顯然可看出如來藏思想,這也是值得注意  存在。安慧比較忠實地繼承這種立場,因此在這點上,和護法的思想(從世俗的立場  。由此可窺知他的學識廣博及頭腦明晰。  流傳。他的諸種注釋所採用的方法,是對字句施予逐語逐句,嚴密且容易理解的說明  疏》現在都有梵文本留存於世。另外,他對《大乘莊嚴經論》的注釋,也只有藏譯本  》做過注釋(只有藏譯現存)。他的主要著作《唯識三十頌釋論》和《中邊分別論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安慧和真諦是否直接有交涉,雖然不詳,但在真諦的身上,確實可看到安慧的思  又無著和世親強調「境識俱泯」的思想,亦即依據勝義的立場,徹底地否定識的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唯識藏附錄
                 四、與中觀派的關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   175   176   177   178   179   180   181   182   183   184   18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