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26 - 唯識藏_附錄
P. 226

動,在佛教,尤其在唯識思想,都是極力被否定的。那麼,語言活動為什麼會發起?  安立處事那樣,它也是語言活動發生的基本因素。不過,也會成為錯誤認識的語言活  有被認識的對象。這些認識對象的具體形狀、相貌或特質稱為「相」。  些許的不同,但在這裡打算以歸納那些說法的形式,及容易了解的措辭加以說明。  邊論》卷中、《入楞伽經》卷第七、《成唯識論》卷第八等。它的定義隨著論書而有  分類法,有五事說。所謂五事,是指:

 可是,這個相不僅指認識對象的形狀。就如相被說為一切言說所依處、所有言談  超日常的認識  日常的認識  我們的精神活動包含見、聽、聞味、思考等種種認識作用。又這些認識作用一定  這個五事說,見於《瑜伽師地論》卷第七十二、《顯揚聖教論》卷第六、《辨中  ㈤  ㈣  ㈢  ㈡  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正智。  真如。  分別。  相。  名。    唯識藏附錄









 正智  真如  分別  名  相


 (換轉的質)  示指



 認識究竟真理(真如)的正確智慧  為正確智慧(正智)所認識的究竟真理  感覺、知覺、思考、情緒等種種心理作用的總稱  指示事物的語言  為語言(名)所指示的事物的形狀、相貌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   221   222   223   224   225   226   227   228   229   230   2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