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4 - 唯識藏_附錄
P. 54

時生起,又怎能雕刻式的規定法來限制他呢?  記三種心性,體即成為善等三性。這樣,心叢既需要和環境的轉移纔能確定其是否同  不善中忿等七小隨,一時生起。遍行、別境,及與不定,亦得同起;彼隨善、惡、無  及各個小隨的互相相望,都是彼此「行相」相違的,一律不能俱生。中隨二法,能同  可同時生起,煩惱或俱不俱起,無明大隨與一切惑俱。貪與瞋,慢與疑,疑與見,以  他相應;以上若干心所一律退席,單有遍行、別境心所相應心識,那便為無記性了。  貪、慢、痴、疑、見的五本惑,大隨八,諂、誑、憍的三小隨,計共十六個心所,和  的七小隨,及本惑瞋,計共十法,就會擁戴意識和他相應。如其不善和有覆生,即有  ,和他相應;一旦不善環境到臨,無慚、無愧二中隨,忿、恨、覆、惱、害、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許多的王所,哪些可以俱起?善惡不同起,已如上說。善十一的體性相順,似  王所相應的情況大約這樣:接觸善境的心生起來,十一個善的心所就從自種產生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唯識藏附錄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   49   50   51   52   53   54   55   56   57   58   5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