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64 - 唯識藏_附錄
P. 64
能透露出來,經過菩薩長時修習的三個階段,纔能逐漸發現其下、中、上的三種品級 叫做明,其體光輝,智慧洞燭無遺。具有體用功德的妙觀察智,眾生原來現成,惜未 本來清淨,一切染法,不能和他相應;第二叫做圓,其體圓滿,具足一切功德;第三 苦惱的眾生,有了這親身體驗過的人來提獎他,宜乎直駛覺道、無所顧忌了。 情吐露出自己的實際證得的境界,來指點眾生之迷津的。欲走山下路,需問過來人, 是由妙觀察智攝觀,而得到的實際作用。 其禪那實習的門徑; 事相可以統攝於一理,一言之中又何妨廣攝眾議的總持; 便是妙觀察智的功德。 白、長短方圓的形顯兩類,又能共納於一色的範疇中,對於這些自共相的澈底認識, 法相通點上,作一比較合理的觀察。例如無常性,就能攝盡一切
妙觀察智的業用,約如上說。在其本體上,也有這樣的特點;第一叫做淨,其體
⑶ 於大眾會現無邊用,說法斷疑,有情獲益。妙觀察智具備這兩個條件,就能盡 ⑵ 攝觀無量總持定門,及所發生功德珍寶。妙觀察智統攝觀察的是這樣: 唯識藏附錄
③ 由總持和定門,產生了辯才、神通等所可珍貴的出世法財。這
② 大乘練習的楞嚴大定,及
4
8
8
① 無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