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69 - 唯識藏_附錄
P. 69
而非恆,第六識上具有精審刻劃我法體相作用,這就叫做分別二執,但在五種無心的 永遠相續不斷的招受著生生世世無停止的果報,但於所緣的境上並不詳審計度。 賅通八個識的。 量來雙顯其體性和行相了。不過思量是個有緣慮的代名詞,並不僅限於第七識,實係 領會得到的事。末那的行相也就是一種思量,他是堅執於我不肯暫捨的,因此就以思 。那時,無漏功用增盛起來,所緣的對象是無我真理。 待轉依之后,我執斷盡,就不與四惑八大隨相應,唯有清淨的二十一種心所和他相應 穢性,故有不信;有染濁,故有怠、逸。其在有漏位上,是和這些心所都相應的。等 囂躁動,故有掉舉;心多流動,故有散亂;能令染惑現前,故有失念、不正知;有污
現在來一簡擇吧,大約可分四句: 恆審思量我相隨, 有人說第七不與大隨相應,理由並不正當。心性昏昧無堪任,故有昏沉;且又喧
行相。《唯識論》云:「思量為性相。」第七就是識做體性,識是常識上不可
八識規矩頌記 ⒌
⑴ 恆而非審,第八識體,自從無始以來,就是
5
3
3
⑵ 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