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4 - 唯識藏_01
P. 44
道,亦壞他信樂,離苦解脫,亦作留難,於戒慢緩,謗實法故,破壞佛法。 不於戒律而生懈慢。惡取空者,於所知惑 知,不因此見墮於惡道,不壞他信樂,離苦解脫,亦不作留難,亦能建立真諦正法, 為是事說:「寧起身見,不惡取空。」何以故?起身見人,於所知惑 是二俱謗者,是名都無。 是等於假名所依悉無所有,假名亦無;假名既無,假名真實亦無所有。真實、假名, 別。以無巧便慧,作如是說:「一切皆是假名,無有真實。作如是觀,是為正觀。」 若但假名而無事者,則無依處,亦無假名,是不應爾。 ,如非無事說人,如是因緣分齊,色等法建立假名,非是無事而立假名,是則應爾。 ,二俱不然。如士夫等陰,說名為人,是則可爾;無事說人,則不應爾。如無事說人 無所有,
云何為惡取空?若沙門、婆羅門謂此彼都空,是名惡取空。何以故?若言此空無 如是說無者,智慧梵行人不應共語,不應共住,是為自壞,亦壞世間。是故世尊 是人聞難解修多羅大乘甚深空相應義,於如實說一向不解,作不正思惟,虛妄分
菩薩地持經卷第二
② ,又復誹謗一切所知,以是緣故,墮於惡
① ,不謗一切所 3
4
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