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81 - 唯識藏_01
P. 81
恭敬說法人;三者、不輕法;四者、不輕說法人。如是四行,離輕想煩惱。一行離下 、不求過失。如是七行,離貢高煩惱。有四行,離輕想煩惱。一者、恭敬法;二者、 者、時聽;二者、欲受;三者、頓聽;四者、敬聽;五者、不戲;六者、隨順;七者 及他,修諸善根,不為利養。至說法所,不染心聽法,不亂心聽法。 心直見直,深樂功德。至說法所,無留難心,恭敬除慢,但求正法,不求名稱,為己 ,百千萬倍乃至算數譬喻不得為比。謂聞善說法,心無厭足,增益淨信。其身柔軟, 為多聞。為一聞法,猶尚不惜所愛之身,況餘資生。一聞說法,愛樂恭敬,比前愛敬 住,勤恭敬住。若菩薩為聞一善說法,路由惡道,大地熾然,猶尚歡喜從中而過,況 作不受,佛所顯示。如是菩薩如實知已,
不染汙心聽法者,離貢高煩惱及輕想煩惱、下想煩惱。有七行,離貢高煩惱。一 云何菩薩求聞法?是菩薩住慇懃恭敬,求善說法、善語法。如是比,略說善說法
菩薩地持經卷第三
7
1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