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38 - 唯識藏_04
P. 338
非現見智;三、一向有漏,或如理所引,或不如理所引,或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世間 師所說法及教授法;三、於所聞法能正思惟及善通達;四、成辦所修。 種,令於善趣無有動搖。 淨。第四一種,名色清淨,聖所愛戒所攝故。前之三種,令於聖教無有動搖,最後一 無動心淨。如於大師所,當知於所證法及為證法修證行者所亦爾。如是三種,名心清 三、即此無餘斷;四、上分結無餘斷。 斷煩惱,樂修正道。 謂為衣服、飲食、臥具,少有所求,無作無亂,時無虛度,勤修方便,心離散亂,樂
又有四智攝一切智:一、唯無漏,於諸法中能現見智;二、一向無漏,於諸法中 又有四種證預流支:一、於說法師及教授者能善承事,無所違犯;二、無倒聽聞 復有四種證預流支,能令行者於佛聖教及善趣中畢竟不動,謂於大師所真覺所生 又有四種修習道果諸煩惱斷:一、見所斷煩惱斷;二、修所斷下分結上中品斷; 又有四種為令解脫速得圓滿,勤修行者聖解脫欲勝任持法,為斷四愛增上力故, 又有四法,超過色界,令成遠分,謂空處、識處、無所有處、非想非非想處。
瑜伽師地論卷第十四
3
1
1
0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