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54 - 唯識藏_04
P. 354
品麤重,劣中妙界慢、無明、見、疑品麤重。 猛焰燒然,爾時便有怖不怖想,是故於彼有異類想。 類。第二靜慮已上一切諸天,身光等照故,名一種身。光音天眾先後生者,由睹梵世 我等皆是大梵所生。」爾時梵王亦作是念:「是諸梵眾皆吾所生。」如是彼想非有異 身形異類,所生身形種種色相有差別故。於梵世中初受生時,彼諸梵眾咸作是念:「 ,名種種身;想異類故,名種種想。當知與此相違,名一種身、一種想。梵世已下, 向轉識不現行故,不立識住;非想非非想處行與不行不決定故,不立識住。身異類故 中唯除惡趣、無想有情及非想非非想處:由惡趣中極可厭故,不立識住;無想有情一 等。 能善揀擇補特伽羅故,於諸世智大福者等不樂親近,亦不供養,唯樂親近供養少欲者 損依止故,
又諸有情有七種麤重,遍攝一切煩惱品麤重,謂劣界貪、瞋品麤重,中界妙界貪 又有七種諸有情類受生處所,於彼處所受生有情,諸識現前,相續而住。於三界
瑜伽師地論卷第十四
3
2
2
6
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