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51 - 唯識藏_05
P. 251
道理尋思彼理。復作是思:「於此不淨,若能如是善修善習,善多修習,能斷欲貪。 中,若內若外,於常常時,種種不淨皆悉充滿。」如是名依世俗、勝義及以因緣觀待 生,糜飯等食之所增長。此因此緣,此由藉故,雖暫時有諸淨色相似可了知,而內身 壞,分位可知,謂青瘀等乃至骨鎖。今我此身,先業煩惱之所引發,父母不淨和合所 說言:「壽、煖及與識,若棄捨身時,離執持而臥,無所思如木。既死沒已,漸次變 或說不淨,唯有色相,唯有身形,於中假想施設言論,謂之為淨,或為不淨。」又如 ,不過如是不淨法性。」如是名為尋思彼時。 現在外不淨色,無有是處。我此色身,去、來、今世曾如是相,當如是相,現如是相 諸現在世我之所有似淨色相,此淨色相於現在世雖有淨相,於未
云何名為尋思彼理?謂作是思:「若內若外,都無有我、有情可得,或說為淨, 云何名為尋思彼時?謂作是思:「若內所有諸淨色相在現在世,若外所有不淨色
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
7
0
0
1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