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58 - 唯識藏_05
P. 258
轉攝受後有名色種子、六處種子、觸、受種子;為令當來生支想所攝識、名色、六處 ,生福、非福及不動行;行能攝受後有之識,令生有芽,謂能攝受識種子故,令其展 果者,謂愛非愛業增上所起六觸所生諸受。牽引因者,謂於二果發起愚癡;愚癡為先 因者:一、牽引因;二、生起因。自體果者,謂於今世諸異熟生六處等法。受用境界 如是極於壽量邊際。 有如是名,如是種,如是姓,如是飲食,如是領受若苦若樂,如是長壽,如是久住, 假想建立,謂於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中,發起假相施設言論,說為作者及與受者, 性,如是今住;於未來世所得自體,無正常性,如是當住。是名尋思諸緣起時。 品所攝,廣說如前;若不迷惑,便無顛倒,白品所攝,廣說如前。是名尋思諸緣起品。 尋思緣起共相。
又於此中,有二種果及二種因。二種果者:一、自體果;二、受用境界果。二種 復審思擇唯有諸業及異熟果,其中主宰都不可得,所謂作者及與受者,唯有於法 復審思擇於過去世所得自體,無正常性,如是已住;於現在世所得自體,無正常 復審思擇我若於彼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諸行如實道理,發生迷惑,便為顛倒,黑
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一
7
0
0
8
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