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5 - 唯識藏_06
P. 35
不饒益事,於中所作不饒益事,悉能堪忍,及於彼三劣、等、勝品不饒益事,皆能忍 二難行忍;若諸菩薩於其種姓卑賤有情所作增上不饒益事堪能忍受,是名第三難行忍。 饒益事,是名第一難行忍;若諸菩薩居尊貴位,於自臣隸不饒益事堪能忍受,是名第 ;二、證善淨智故。是名菩薩法思勝解忍。 八、一切所知所應行處。又此勝解,由二因緣,於彼諸處能善安立。一、長時串習故 諸佛菩薩大神力處;四、因處;五、果處;六、應得義處;七、自於彼義得方便處; 種生勝解處,善安勝解。云何八種生勝解處?一、三寶功德處;二、真實義處;三、 退轉,常勤修習,無變異意,無雜染心,是名菩薩安受眾苦忍。 如是名為菩薩忍受所作處苦。
云何菩薩一切門忍?當知此忍略有四種,謂諸菩薩於親所作不饒益事,於怨所作 云何菩薩難行忍?當知此忍略有三種,謂諸菩薩能於羸劣諸有情所,忍彼所作不 如是菩薩依此二品一切忍故,當知廣開難行忍等諸相差別。 云何菩薩法思勝解忍?謂諸菩薩於一切法能正思擇,由善觀察勝覺慧故,能於八 又諸菩薩雖觸眾苦,而於無上正等菩提,未正勤修,能正勤修,已正勤修,能無
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二
9
6
6
7
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