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99 - 唯識藏_06
P. 99
是調伏有情方便,名為菩薩異分意樂方便善巧。 內意樂相不同分,由是因緣,方便安處,令彼有情漸斷諸惡,漸修諸善,是故菩薩如 於一類,現與世間不饒益事,唯為利益,非損意樂。如是菩薩於諸有情現外所作,與 時自現憤責,唯欲利益,非憤意樂;於諸所作,悉現乖背,唯為利益,非背意樂;或 乃至於淨尸羅隨順受學。若彼有情雖蒙菩薩如是勸導,故肆輕躁,而不奉行,菩薩爾 厚。菩薩於彼隨宜勸導,斷諸惡法,修諸善法,所謂令彼知父母恩,恭敬供養,廣說 ,斷除諸惡,修學諸善,是故方便權時棄捨。 拔。如是菩薩於諸有情方便現行剛捍業時,唯為利益,非餘意樂,漸令餘時如其所欲 所惱諸有情類,權時棄捨,唯為利益彼有情故,非異意樂而棄捨之,非異意樂而不救 故
云何菩薩逼迫所生方便善巧?謂諸菩薩或為家主,或作國王,得增上力,於自親 若諸有情於菩薩所,雖無所求,亦無眾難,廣說乃至無諸病苦,而與菩薩先為親 云何菩薩異分意樂方便善巧?謂諸菩薩與諸有情立要契已,彼諸有情於上所說彼
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五
1
0
0
3
3
1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