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36 - 唯識藏_08
P. 436
聞地〉說十三種所有資糧。如是清淨所應作事,如〈聲聞地〉說修作意。又於城邑所 復有二種:一者、資糧所應作事;二者、清淨所應作事。如是資糧所應作事,如〈聲 、於村邑所應作事;二、於道場所應作事;三、於善品所應作事。即此善品所應作事 不可了知我今毀犯如是量罪,如是應知由積集故,成上品罪。 可了數罪,不能如法速疾悔除,如是應知由積集故,成中品罪。若所犯罪其數無量, 是應知由積集故,成下品罪。從此已後,或犯十罪,或犯二十,或犯三十,乃至或犯 三品差別。 人、父母故思煞害,生他勝罪及無間罪。如是應知由事別故,諸所犯罪成下、中、上 其人,或人形狀、非父非母故思煞害,生他勝罪,非無間罪。即以如是相似瞋纏,於 差別。如以瞋纏,於傍生趣所有眾生故思煞害
云何應作?謂若於彼由不作故,及加行故,便成毀犯。此所應作,略有五種:一 由積集者,謂如有一,或犯一罪,不能如法速疾悔除,或二或三,乃至或五,如 由事故者,謂雖現行相似意樂,而由其事非一類故,應知所犯成下、中、上三品
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九
2
3
3
2
2
0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