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90 - 唯識藏_09
P. 190

亦不得有,成過失故。所以者何?以五識身必有眼等俱有依故。又訓釋詞亦不得有,  生,第二雜染。了別境義故,等無間義故,思量義故,意成二種。  耶見;二者、我慢;三者、我愛;四者、無明。此即是識雜染所依。識復由彼第一依  止性,無間滅識能與意識作生依止。第二、染汙意,與四煩惱恒共相應:一者、薩迦  體。是故此識亦復說名阿陀那識。  ?有色諸根由此執受,無有失壞,盡壽隨轉。又於相續正結生時,取彼生故,執受自  我故,是故說名阿賴耶識。  為果性故,又即此識於彼攝藏為因性故,是故說名阿賴耶識。或諸有情攝藏此識為自

                   復次,云何得知有染汙意?謂此若無,不共無明則不得有,成過失故。又五同法  此亦名心,如世尊說心、意、識三。此中,意有二種:第一、與作等無間緣所依  何緣此識亦復說名阿陀那識?執受一切有色根故,一切自體取所依故。所以者何  復次,此識亦名阿陀那識。此中阿笈摩者,如《解深密經》說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於凡愚不開演,恐彼分別執為我。  阿陀那識甚深細,一切種子如瀑流,  攝大乘論本卷上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   185   186   187   188   189   190   191   192   193   194   19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