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10 - 唯識藏_10
P. 110
別。然由三品熏修無色定故,彼異熟生時,有高有下,有劣有勝。 靜慮中,若熏修,若生果,各三品亦爾。於無色界中,無別處所故,不立生果處所差 熏修亦爾。由軟、中、上品熏修初靜慮故,於初靜慮中還生三異熟。如初靜慮,於餘 、加行究竟果作意。 七種作意?謂了相作意、勝解作意、遠離作意、攝樂作意、觀察作意、加行究竟作意 以奢摩他一味性故。 ;四、心一境性。對治支故,利益支故,彼二所依自性支故。諸無色中,不立支分, 心一境性。第四靜慮有四支。何等為四?一、捨清淨;二、念清淨;三、不苦不樂受 心一境性。第三靜慮有五支。何等為五?一、捨;二、念;三、正知;四、樂;五、 ;五、心一境性。第二靜慮有四支。何等為四?一、內等淨;二、喜;三、樂;四、
云何品類建立?謂初靜慮具軟、中、上三品熏修。如初靜慮,餘靜慮及無色三品 云何等至建立?謂由七種作意,證入初靜慮,如是乃至非想非非想處。何等名為 云何支分建立?謂初靜慮有五支。何等為五?一、尋;二、伺;三、喜;四、樂 何等建立故?有四種建立,謂支分建立、等至建立、品類建立、名想建立。
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第五
9
8
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