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12 - 唯識藏_10
P. 112
此道既捨自障,令彼未來住不生法,名對治修。 是名得修。即此道現前修習,是名習修。即此道現在前時,能捨自障,名除去修。即 法,修令永斷。對治修者,謂未生惡不善法,修令不生。又道生時,能安立自習氣, 習令生。習修者,謂已生善法,修令堅住不忘,倍復增廣。除去修者,謂已生惡不善 ,名勝進道。又為引發勝品功德,或復安住諸所有道,名勝進道。 捨斷煩惱加行,或勤方便思惟諸法,或勤方便安住諸法,或進修餘三摩鉢底諸所有道 中、軟軟三品煩惱。
復有四種對治,名對治修,謂厭壞對治、斷對治、持對治、遠分對治。云何厭壞 復云何修如是諸道?謂得修、習修、除去修、對治修。得修者,謂未生善法,修 云何勝進道?謂為斷餘品煩惱,所有加行、無間、解脫道,是名勝進道。又復棄 云何解脫道?謂由此道,證斷煩惱所得解脫。 云何無間道?謂由此道無間,永斷煩惱,令無所餘。 云何加行道?謂由此道,能捨煩惱,是名修道中加行道。 云何上道?謂上軟、上中、上上品道。由此道故,能捨三界所繫地地中軟上、軟
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第五
1
0
0
0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