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14 - 唯識藏_10
P. 114
,謂為對治捨諸善軛隨煩惱。 ,謂為對治忘失尊教隨煩惱。正知修習者,謂為對治毀犯追悔隨煩惱。不放逸修習者 對治疏漏疲倦隨煩惱。不息修習者,謂為對治得少善法生知足喜隨煩惱。正念修習者 為對治惛沉、掉舉隨煩惱。勵修習者,謂為對治心下劣性隨煩惱。勇猛修習者,謂為 欲修習者,謂為對治不作意隨煩惱。勤修習者,謂為對治懈怠隨煩惱。策修習者,謂 。如受,心、法亦爾。如於身修循身觀,如是於受等修循受等觀,如其所應。 內受者,謂因內身所生受。外受者,謂因外身所生受。內外受者,謂因內外身所生受 止。又他身中所有內色處。云何於身修循身觀?謂以分別影像身與本質身平等隨觀。
修習者,如契經說:「生欲策勵,發起正勤,策心持心。」此中諸句,顯修正勤 助伴者,謂彼相應心、心所等。 自體者,謂精進。 四正斷所緣者,謂已生、未生、所治、能治法。 修果者,謂斷四顛倒,趣入四諦,身等離繫。 又修習者,謂欲、勤、策、勵、勇猛、不息、正念、正知及不放逸修習差別故。
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第五
1
0
0
2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