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19 - 唯識藏_10
P. 319
沒故。宿業煩惱所感諸蘊自然滅盡,故名為沒。由如是等別句釋前無餘永滅總句。 ,故次問言:何故名寂靜?於現法中,彼果心苦永不行故。何故名沒?餘所有事永滅 :何故名滅?當來彼果苦不生故。能成未來苦不生法,故名為滅。又於現法憂惱寂靜 。由彼修道離諸地欲漸次所顯,故名離欲。由有如是俱離繫故,當來苦滅,故次問言 道對治得離繫故。煩惱聚中,餘少分故,亦名為盡。何故名離欲?修道對治得離繫故 謂已生者皆遠離故。何故名永吐?永吐隨眠故。此依斷隨眠說,謂除根本,永不生故。 故。纏及隨眠皆悉永斷故,名無餘永斷。何故名永出?永出諸纏故。此依斷諸纏說, 斷?由餘句故。謂無餘永斷是標句,餘是釋句,是故說言由餘句故,由後別句釋此總
何故此滅復名無為?離三相故。生、滅、住異三有為相究竟相違,故名無為。何 如是諸滅由見、修道對治別故,建立二種:盡及離欲。故次問言:何故名盡?見 差別者,謂無餘永斷、永出、永吐、盡、離欲、滅、寂靜、沒等。何故名無餘永 最勝者,謂佛菩薩無住涅槃攝所有滅,以常安住一切有情利樂事故。
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第八
① 「止」,底本作「正」,今依據磧砂本改作「止」。
3
0
0
7
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