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93 - 唯識藏_10
P. 393
有故,說為無性。無住自體者,體雖現在,未至壞相,次必當滅,體無住義,故說無 ;不遮待緣性故,說無自性。無自體性者,由此自體,曾所經有,即此自體,不可復 體性故,無住自體故,無如愚夫所取相性故。無自然性者,由無自然性故,說無自性 彼經中即次後說。如是諸見,十七即十,十即十七;二十七即一,一即二十七故。 故;即根本見名廣大見,由此當來諸惡見類轉增廣故。 強增益故;即堅固愚癡見名不可與言見,邪執空者,不應與言,徒設多詞,終無所益 立宗見、矯亂見名受辱見,非理興論,無宜得勝故;即敬事見名誹謗見,所不應說, 顛倒見、出生見名無功果見,由所安立非正法性授者、受者俱不能證勝進果故;即不 即輕毀見、憤發見名生非福見,由於正法同梵行所起邪行門
復次,如方廣分說,一切諸法皆無自性。此言依何密意說?謂無自然性故,無自 即上所說二十七見,皆名增上慢見,並能發起虛妄無實增上慢故。此云何知?由
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第十二
3
8
8
1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