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94 - 唯識藏_10
P. 394

四?謂平等意趣、別時意趣、別義意趣、眾生意樂意趣。  槃亦爾。  ,無生亦爾;如無生,無滅亦爾;如無生無滅,本來寂靜亦爾;如本來寂靜,自性涅  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無自性,非一切種性相俱無,說為無性。  故,勝義為自體故,無性所顯故,名勝義無性;勝義無性故,名為無性。由此道理,  無性故,名為無性。圓成實自性,清淨所緣故,於依他起中,無遍計所執相所顯自體  性故,名為無性。依他起自性,待眾緣故,非自然生;無自然生性故,名生無性;生  、依他起自性、圓成實自性。遍計所執自性,定無自相;自相無故,名相無性;相無  勝義無性故。更依異門顯無性義,故言復次。一切法者,即三自性,謂遍計所執自性  ,遠離如是所取自性,故說無性。  性。無如愚夫所取相性者,如諸愚夫未

                 復次,有四種意趣,由此意趣故,方廣分中一切如來所有意趣應隨決了。何等為  又彼說言,一切諸法無生無滅,本來寂靜,自性涅槃。此依何密意說?如無自性  復次,於遍計所執自性,相無性故;於依他起自性,生無性故;於圓成實自性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第十二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   389   390   391   392   393   394   395   396   397   398   39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