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33 - 唯識藏_11
P. 233
計究竟淨,不應道理。 計於河中沐浴而得清淨,不應道理。若由外者,內具貪瞋癡等一切穢垢,但除外垢, 為究竟解脫清淨,不應道理。 ?若言已離一切貪欲者,但具足住乃至第四靜慮,不應道理。若言未離一切貪者,計 離貪者,於世五欲嬉戲受樂,不應道理。若未離貪者,計為解脫清淨,不應道理。 如有一,計由自苦身故,自惡解脫,或造過惡,過惡解脫。 。彼謂得諸縱任自在、欲自在、瑜伽自在,名勝清淨,然不如實知縱任自在等相。又 如是計。
又汝何所欲?為執受淨物故,而得清淨,為執受不淨物故,得清淨耶?若由執受 又汝何所欲?為由內清淨故,究竟清淨,為由外清淨故,究竟清淨?若由內者, 又汝何所欲?諸得初靜慮乃至具足住第四靜慮者,彼為已離一切貪欲,為未離耶 今應問彼:汝何所欲?諸有於妙五欲嬉戲受樂者,為離欲貪,為未離貪耶?若已 答:由教及理故。教如前說。理者,謂如有一,為性尋思,為性觀察,廣說如前 問:何因緣故,彼起如是見,立如是論?
顯揚聖教論卷第十
2
2
2
1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