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44 - 唯識藏_11
P. 244
;五、因果。 知為有,無知為無,有上知有上,無上知無上,不共世間,名清淨現量。 ,謂若世間現量,亦是清淨現量。有清淨現量,非世間現量,謂出世智,於所行境有 所行境界,如前所說現量體相。世間現量者,謂即前二種總名世間現量。清淨現量者 量。色根現量者,謂色相五根所行境界,如前所說現量體相。意受現量者,謂諸意根 顯說,安立寶重,妄想堅執。若非如是錯亂所見,名為現量。 心錯亂者,謂即於五種所錯亂義,心生喜樂。見錯亂者,謂即於五種所錯亂義,忍受 ,於非黃色悉見黃相。業錯亂者,謂於無業起有業增上慢,如執捲馳走,見樹奔流。 如於旋火見彼輪形。顯錯亂者,謂於餘顯色起餘顯色增上慢,如為迦末羅病損壞眼根 少數起多增上慢,如
比量者,謂與思擇俱,推度境界。此復五種:一、相;二、體;三、業;四、法 答:略說四種所有:一、色根現量;二、意受現量;三、世間現量;四、清淨現 問:如是現量,誰所有耶? 想錯亂者,謂於非彼相起彼相想,如於陽焰鹿渴相
顯揚聖教論卷第十一
瞖
眩者於一月處見多月像。形錯亂者,謂於餘形起餘形增上慢,
① 起於水想。數錯亂者,謂於
2
3
3
2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