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9 - 唯識藏_11
P. 29
:「諸有貪愛者,為貪所伏蔽。」 業,障得菩提資糧圓滿為業,損害自他為業,能趣惡道為業,增長貪欲為業。如經說 長不害為業。如經說:「由不害故,知彼聰叡。」乃至廣說。 於已除遣,不染汙住。如經說:「為除貪憂,心依止捨。」 心無發動,斷發動障為業,如前乃至增長捨為業。由不放逸,除遣染法;由彼捨故, ,一切皆依不放逸根。」 對治善法,斷放逸障為業,如前乃至增長不放逸為業。如經說:「所有無量善法生起 。如經說:「適悅於意,身及心安。」
瞋者,謂於有情,欲興損害為體,或是俱生,或分別起,能障無瞋為業,如前乃 貪者,謂於五取薀,愛樂、覆藏、保著為體,或是俱生,或分別起,能障無貪為 不害者,謂由不惱害諸有情故,悲哀惻愴愍物為體,能斷害障為業,如前乃至增 捨者,謂摠攝無貪、無瞋、無癡、精進為體,依此捨故,得心平等,得心正直, 不放逸者,謂摠攝無貪、無瞋、無癡、精進為體,依此能斷惡不善法,及能修彼 輕安者,謂遠離麤重,身心調暢為體,斷麤重障為業,如前乃至能增長輕安為業
顯揚聖教論卷第一
1
7
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