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67 - 唯識藏_12
P. 167
皆無,如是便成撥無雜染及清淨失。 少有亂識生故。如何不許此性全無?以許此滅得解脫故。若異此者,繫縛、解脫則應 四境無故,能取諸識亦非實有。 ,謂似義似根無行相故,似我似了非真現故,皆非實有。境無故識無者,謂所取義等 我者,謂染末那與我癡等,恒相應故。變似了者,謂餘六識了相麤故。此境實非有者
已顯虛妄分別自相,此攝相今當說。但有如是虛妄分別,即能具攝三種自性。頌 論曰:虛妄分別,由此義故成:非實有,如所現起,非真有故;亦非全無,於中 復次,頌曰: 論曰:變似義者,謂似色等諸境性現。變似有情者,謂似自他身五根性現。變似 如是已顯虛妄分別有相、無相,此自相今當說。頌曰:
辯中邊論卷上 非實有全無,許滅解脫故。 虛妄分別性,由此義得成, 此境實非有,境無故識無。 識生變似義,有情我及了,
1
5
5
3
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