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49 - 唯識藏_12
P. 249

作、睡眠、尋、伺。是諸心法,五是遍行,此遍一切善、不善、無記心,故名遍行;  、見、疑、無慚、無愧、昏沉、掉舉、不信、懈怠、放逸、失念、散亂、不正知、惡  、慚、愧、無貪、無瞋、無癡、精進、輕安、不放逸、捨、不害、貪、瞋、慢、無明  離欲。受,謂識之領納。  。苦受者,謂此生時有乖離欲。不苦不樂受者,謂無二欲。無二欲者,謂無和合及乖  ;不可見無對者,謂無表色等。  有對;三者、不可見無對。是中,可見有對者,謂顯色等;不可見有對者,謂眼根等  律儀等,亦名業,亦名種子。如是諸色,略為三種:一者、可見有對;二者、不可見  名無表。三摩地所生色者,謂四靜慮所生色等。此無表色是所造性,名善律儀、不善  此通善、不善、無記性。所生色者,謂即從彼善、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云何餘心法?謂與心相應諸行:觸、作意、思、欲、勝解、念、三摩地、慧、信  云何行薀?謂除受、想,諸餘心法及心不相應行。  云何想薀?謂能增勝取諸境相。增勝取者,謂勝力能取。如大力者,說名勝力。  云何受薀?受有三種,謂樂受、苦受、不苦不樂受。樂受者,謂此滅時有和合欲
              大乘廣五薀論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5
   244   245   246   247   248   249   250   251   252   253   25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