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47 - 唯識藏_12
P. 247

遍淨色。有說此於舌上有少不遍,如一毛端。此性有故,舌識得生,無即不生。云何  。此性有故,鼻識得生,無即不生。云何舌根?謂以味為境,淨色為性,謂於舌上周  有故,耳識得生,無即不生。云何鼻根?謂以香為境,淨色為性,謂於鼻中一分淨色  眼識得生,無即不生。云何耳根?謂以聲為境,淨色為性,謂於耳中一分淨色。此性  與誰為主?謂即眼根與眼識為主,生眼識故;如是乃至身根與身識為主,生身識故。  無表色等。造者,因義。根者,最勝自在義、主義、增上義,是為根義。所言主義,  。云何四大所造色?謂眼根、耳根、鼻根、舌根、身根、色、聲、香、味及觸一分、  此復云何?謂地,堅性;水,濕性;火,煖性;風,輕性。界者,能持自性所造色故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云何眼根?謂以色為境,淨色為性,謂於眼中一分淨色,如淨醍醐。此性有故,  云何色薀?謂四大種及大種所造色。云何四大種?謂地界、水界、火界、風界。  佛說五薀,謂色薀、受薀、想薀、行薀、識薀。
              大乘廣五薀論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乘廣五薀論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地婆訶羅奉詔譯  大唐中天竺國三藏  安慧菩薩造



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3
   242   243   244   245   246   247   248   249   250   251   25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