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24 - 唯識藏_12
P. 424
故。五怖畏者:一、不活畏;二、惡名畏;三、死畏;四、惡趣畏;五、怯眾畏。如 攝受事,知不堅實,心不貪求,即能摧伏一切魔怨。 名分別,以於一切劫與非劫分別斷故,以不分別劫與非劫故,能長時修行無厭。 方便故。 ,拔濟有情,令離生死,及自發趣無上菩提。 此方菩薩,但略不說。
八、清淨大,謂超五怖畏。即三業清淨,出諸怖畏,無犯戒等,諸惡趣等怖畏因 七、任持大,謂廣大法味,喜樂所持。即用大乘法味,喜樂為食。 六、作意大,謂遠離一切聲聞、獨覺繫念分別。即是遠分斷除一切二乘作意。 五、無染大,謂摧諸魔怨。以捨一切所攝受故,能伏魔怨。如說菩薩若於一切所 四、時大,謂離諸分別及不分別種種分別。即於一切時猶如一念,平等而轉。劫 三、所緣大,謂於諸眾生,其心平等。即於一切有情得自他平等,以大慈等平等 二、因大,謂遊大乘法。即十地等,以聞、思、修等,漸次而遊。 就德大中,應知略說九種德大:一、精進大,謂皆住大乘。由精進力,安住大乘
佛地經論卷第二
4
1
1
0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