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79 - 唯識藏_12
P. 479
有所緣,緣法界故。譬如眼等異熟諸法,無有分別,不作加行,任運轉故,說名無緣 緣之慈,亦多有漏,大乘教法為境界故。得無生忍諸菩薩等,多分修習無緣之慈,雖 多分修習有情緣慈,多是有漏,以世俗有為境界故。修正行位諸菩薩等,多分修習法 遠離非相,即無無相。無有無無,名平等性。餘如前說。 此證得,如前修習圓滿成故,平等性智圓滿成就。復有義者,遠離異相,即無有相; 」非相即是平等法性,達解如是遍計所執一切法性畢竟永無平等法性,故名證得。由 。如是共相,以何為相?非相為相。如契經言:「一切法性,唯有一相,所謂非相。 性於一切處皆無差別,故作是說。 見緣起,即見法性;若見法性,即見諸佛。」緣起實性即勝義法、勝義佛故,平等法 不見少法離緣起
論曰 經曰 論曰 經曰
佛地經論卷第五
:慈有三種:一、有情緣;二者、法緣;三者、無緣。初發心位諸菩薩等, :弘濟大慈平等法性,圓滿成故。 :色等諸法變壞等相,不相似故,名為異相。遠離如是各別異相,即是共相 :證得遠離異相、非相平等法性,圓滿成故。
4
6
6
5
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