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84 - 唯識藏_13
P. 484
」,即《楞伽經》云「如來藏識不生不滅」及「具足熏習無漏法故,名不空如來藏」 ,同《楞伽》空如來藏;「世尊!不空如來藏,過恒沙不離、不脫、不異不思議佛法 具足無漏熏習法,名為不空」,此正行性。 滅」,此說理也。第八又云「阿梨耶識名空如來藏,無共意轉識熏習故,名之為空; 來藏。又云「大慧!如來藏識不在阿梨耶中,是故七種識有生有滅,如來藏識不生不 與無明七識共俱,如大海波,常不斷絕,身俱生故」,此說有漏識,體能覆藏,名如 作生死因緣」,乃至「依如來藏故,五道生死」,又云「大慧!阿梨耶識名如來藏, 定、悲,為佛四德三身因等。 是菩提因 如菩薩行等,偏說行性。或隨初勝,如《涅槃》 復如是。」說為佛性,准此可解。
《勝鬘經》說「有二種如來藏空智:空如來藏,若離、若脫、若異一切煩惱藏」 或理事雙彰,如《楞伽經》第七說「佛告大慧:如來之藏善不善因故,亦與六道 此上三類諸經論中,或偏說一,或雙說理事,或復通明。如說真如,偏說理性;
能顯中邊慧日論第四
① 雖復無量,若說信心,則已攝盡」;或就果位,偏彰勝因,如說信、智、
* 三十二云「或說菩提,信心為因。
4
7
7
2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