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87 - 唯識藏_13
P. 487

,不說真如為生、了故。  因正性故  ;二、信樂。此兩法,佛性是無為,信樂是有為。信樂約性得佛性為了因,能顯了正  法身名為正因,非正生、了。何以得知?《佛性論》云「初云因者,有二:一、佛性  顯故,未顯名因,顯名法身故。  得正因。」《勝鬘》:「在纏名如來藏,出纏名法身。」據有性說,非無性者,當能  後必當得淨位法身故,名應得因,故《佛性論》云:「雖未即顯,必當可現,故名應  能自顯,非煩惱覆。又體常故,非有後生,故非二因。然名應得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《涅槃》第二十六云「眾生佛性亦二種因:正因者,謂諸眾生」,此言眾生,眾  二論中說為因者,以在因位,即名為因,若在果位,即名為果,即因位如是果,  《瑜伽論》云「他性為因,非自性故」,真如因果,體無別故,自不能顯自,若
              能顯中邊慧日論第四
                   ② 「故」字下,底本有「信樂約加行為生因能生起眾行故」,今依據前後文意刪去。  ① 「得」字下,底本有「果」,今依據卍續本刪去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② 」,此望法身四德而說;「信樂約加行為生因,能起眾行故」,此望報身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 因者,由有如故,

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5
   482   483   484   485   486   487   488   489   490   491   49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