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85 - 唯識藏_13
P. 485
前經頌,依性相別及流轉還滅依說,義各不違。 ?」即釋二種如來藏,前約攝相歸性及迷悟依釋,後約性相別明。《攝大乘論》等釋 等處無如是如實見知,名為空智?又何等諸佛法,何處具足有如是實見知,名不空智 『是故如來藏是依是持等』」,多依理釋。下亦依事釋云:「如是以何等煩惱,以何 云『世尊!如來說如來藏者,是法界藏,乃至自性清淨如來藏故』。作諸法依止者, 性,作諸法依止,依性有諸道,及證涅槃果」,下釋「所言性者,如聖者《勝鬘經》 自性清淨心,修行無上道,依二種佛性 切苦滅,理也,修滅苦道,行也。 ;乃至云「本所不得,一切苦滅,唯佛得證,壞一切煩惱藏,修一切滅苦道」,此一
如《寶性論》第四云:「佛性有二,一者如地藏,二者如樹果。無始世界來
能顯中邊慧日論第四
③ 「性」字下,底本有「得出三種佛性」,今依據麗本《究竟一乘寶性論》卷四刪去。 ② 「界來」,底本作「來界」,今依據卍續本改作「界來」。 ① 「因」,底本作「困」,今依據卍續本改作「因」。
③ ,得出三種身。」乃至又引頌云「無始世來
4
7
7
3
3
② 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