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64 - 唯識藏_14
P. 564
發菩提心。此即五中初二菩提也。一云:第三、明菩提也。所以者何?《金剛仙》云 七地,名為明位;八、九、十地,名出到位;妙覺,名無上位。 阿耨菩提。」 方諸佛,得無生法忍,出三界,到薩婆若;五者、無上菩提,坐道場,斷煩惱習,得 出到菩提,於般若波羅蜜中得方便力故,亦不著般若波羅蜜,滅一切煩惱,見一切十 ,觀三世諸法本末總相、別相,分別籌量,諸法畢竟清淨,所謂般若波羅蜜相;四、 提,此即因中說果;二、伏心菩提,折諸煩惱,降伏其心,行諸波羅蜜;三、明菩提 有五種菩提:一、發心菩提,於無量生死中,發心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,名為菩 二者、無生忍;及三種菩提。」解云:地前、地上及三乘無學菩提以為五種也。「復 利,即分為四,此即第一、發心勝利。
今依此五釋經意者,此云阿耨菩提者,所求菩提;言發心者,發能求之心:故言 長耳三藏釋云:習種已前,名發心位;次三十心,名為伏心位;始從初地,至於 依《智度論》第五十三〈無生品〉云:「云何五種菩提?答曰:一者、柔順忍;
解深密經疏卷第十八
5
5
5
4
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