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93 - 唯識藏_14
P. 593
鉢舍那。前中有二:初辨觀所依;後「即於」下,正明方便。謂由獲得身心輕安為所 釋餘文句,義如前解。 論》二十六云:「修觀行者推求影故,於彼本性所知事中,觀察審定功德、過失。」 依本起影,託影觀察。「即於如是」等者,由觀影故,了所知義本質之境。故《瑜伽 明、觀等名之差別,簡擇法相心所有法為其自性。」《顯揚》十三亦同《瑜伽》。 是推求,觀謂觀察。如是五種,義一名異,故《瑜伽論》八十二云:「慧,智、見、 ?謂即於彼所緣境界,審諦推求,周遍伺察。」《顯揚》第四如次名為四種觀也。 謂即於彼所緣境界,由慧俱行有分別作意,取彼相狀,周遍尋思。云何名為周遍伺察
一云:通約定散以釋此文。於中有二:初辨觀方便;後「即於」下,正明根本毗 二、通約本影以釋此文。言「即於如所」等者,影本質法。「內三摩地」等者, 四、「是名毗鉢舍那」者,結也。 三、「若忍」等下,辨觀異名。有其五種:忍謂忍解,樂謂受樂,慧即分別,見
解深密經疏卷第十九
5
8
8
3
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