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46 - 唯識藏_15
P. 246
第三地,得八種轉勝清淨及四定等,乃至通達法界勝義,由此分故,三地圓滿。」 此二無明所感方便生死,名麤重報。為滅三障,故修正勤。因修正勤,滅三障已,入 羅尼具足念力。所以未得者,由三障故。一、欲愛無明,二、具足聞持陀羅尼無明, 滿。梁論釋云:「菩薩於二地未有勝能,未得世間 及等至等發三慧因,由是因緣,於此增上心分猶未圓滿也。 句,能諦思惟。」廣說如彼,具如別章。 ,不雜穢食,一類而食,常極靜慮,於夜分中少眠多寤,於佛所說,得菩薩忍諸咒章 就自然堅固因行,具足妙慧,獨處空閒,寂無言說,曾無有物,見路而行,知量而食 ,能除非一種種災患,是名菩薩咒陀羅尼。云何菩薩能得菩薩忍陀羅尼?謂諸菩薩成 如是等持自在,由此自在加被能除有情災患諸咒章句,令
第二、明其自分勤修圓滿。謂第三地證得等持、等至及陀羅尼因緣力故,此分圓 為令此分得圓滿故,精勤修習,便能證得。彼諸菩薩由是因緣,此分圓滿。 此中意說:等持、等至是修慧因;陀羅尼者,是聞、思慧因。然彼菩薩未得等持
解深密經疏卷第二十七
① 四定、四空、三摩跋提及聞持陀
8
3
3
2
2